1924

与名师面对面!青岛一中与比利时蒙斯皇家音乐学院成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

(2025-04-08)

‎2025年4月1日下午,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与比利时蒙斯皇家音乐学院联合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在青岛一中圆满举行。活动分为“大师课”与“座谈会”两大环节,双方通过音乐互动、学术研讨等形式深化了艺术教育合作,共促中欧文化交流。  

‎下午15:00,活动在黄晓明艺术楼排练厅拉开帷幕,由青岛一中副校长于贤辉主持。蒙斯皇家音乐学院院长、著名管风琴演奏家Michel Stockhem先生率先致辞,表达了对两校合作的期待。青岛一中优秀校友、中欧艺术协会会长王晓磊随后发言,回顾母校艺术教育发展历程,并宣布大师课正式开始。  
‎小号与钢琴专业学生成为大师课的焦点。首先是钢琴专业学生的展示,指挥家Nicolas Krger教授则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细致点评,强调情感与技巧的融合。然后是小号专业学生登台演奏,蒙斯皇家音乐学院小号教授、国际独奏家Dominique Bodart教授现场指导,精准点拨演奏技巧,声情并茂。互动问答环节,学生踊跃提问,教授们结合自身经验倾囊相授。最后,全体参与人员在艺术楼前合影留念,为大师课画上圆满句号。

下午16:00,双方移步第三会议室开展座谈。青岛一中校长严贤行、党委书记孙晓东、副校长于贤辉、音乐教研组组长张欣、教师夏敏与蒙斯皇家音乐学院院长Michel Stockhem、中欧文化艺术学会会长牛敏、副会长张超群等嘉宾齐聚一堂。座谈会上,严贤付校长致辞,强调国际化合作对艺术教育的重要性;Michel Stockhem院长介绍了蒙斯皇家音乐学院的办学理念,并期待未来与青岛一中开展更多联合项目。王晓磊会长作为校友代表,分享了中欧艺术交流的成果与愿景。会后,双方共同参观青岛一中校史馆,深入了解学校百年文化底蕴。

‎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不仅为青岛一中学子提供了与国际顶尖音乐教育家对话的机会,更搭建起中欧艺术教育合作的桥梁。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交流,共同推动艺术人才培养与文化互鉴,为全球艺术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


DSC_1462DSC_1480DSC_1485DSC_1500DSC_1551DSC_1582DSC_1634DSC_1689DSC_1705DSC_1730


附学生感言

今天的钢琴大师课如同一场艺术与心灵的对话,让我深刻感受到音乐教育的魅力与深度。Nicolas Kruger教授的指导不仅解开了我长期困惑的技术难题,更让我重新认识了音乐表达的本质。

课堂上,教授针对我的《侏儒之舞》进行了细致剖析,尤其是演奏技巧如:触键方式、踏板运用、音色层次的示范。我顿时豁然开朗,明显感受到手指控制力的提升。最震撼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从时代背景到情感脉络,每一个音符都被赋予了故事性。我意到自己过去过于追求“正确”而忽略了“真实”,音乐不仅是精准的演奏,更是灵魂的共鸣。

感谢学校提供这样珍贵的学习机会,也感谢同场的同学们的精彩演奏带给我启发。未来我会将今日所学融入日常练习中,在技术精进的同时,更不忘追寻音乐中那份赤诚的感动。

高二15班 纪柯妤


今天的大师课上,Nicolas Kruger 教授用《平均律曲集》为我们揭开了巴洛克音乐的神秘面纱。作为钢琴生,这次学习让我重新认识了何为“纯净的触键”。

教授反复强调快速而精准地触键。演奏巴赫不能完全依赖现代钢琴的延音踏板,依靠踏板做到类似harpsichord的自然共鸣。

最启发我的是处理线条的方法。他让我先分手练习每个声部,再像拼积木一样组合起来。“巴赫的音乐是经纬交织的绸缎,不是单色布料”,这句话让我终于理解了复调的美妙。

实际上,巴赫并不遥远。那些严谨的音符背后,藏着让每个声部都歌唱的秘密。这堂课教会我的不仅是三百年前的演奏技法,更是用理性与感性共同触摸音乐本质的能力。

高二16班 成胤熹


今天的大师课对我来说可谓是收益颇丰,Dominique Bodart教授用自己对音乐技巧方面独到的见解,让我与欧洲音乐拥有了一次浪漫的邂逅。

他分别从音头处理,气息控制,头脑思辨的角度来告诉我如何去完成《威尼斯狂欢节》这一部作品,光是一个开头就有好几个细节需要打磨:音头的气量,高音身体的放松,音色处理的变化……Dominique Bodart教授传授的内容使我对音乐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告诉我拿到一首曲子,先自己根据自己的想法练习,然后参考其他演奏家演奏的不同的版本,比较自己的不足,领略多元的吹奏风格,吸取丰富的吹奏经验来提升自己关于音乐理解、处理方面的素养。

我十分感谢学校给我提供这样宝贵的交流学习机会,让我在以后练习小号的时候有了更加正确的演奏方法。

Bodart教授用物理学家的严谨与吟游诗人的狂想,为我们破译了欧洲小号学派的精神基因图谱,这场邂逅让我深刻意识到:真正的音乐诠释,终将在我们的艺术DNA中编码成新的表达可能。

高一16班 徐霖


这节小号大师课虽然时间不长,但我觉得这短短一节课便已经让我受益匪浅!老师仅仅用一根手指来演示气息控制,原来饱满的音色来自松弛的腹部而非紧绷的嘴唇。当老师吹奏长音时,我感受到声波在空气中的共振,仿佛小号成了身体的延伸。最难忘的是老师那那对于乐曲细节的巧妙处理与改编,让我明白音乐不是机械的精准,而是鲜活的对话。原来铜管乐器最美的声音,藏在呼吸与情感的缝隙里。

高一16班杜帅锋

撰稿:高一16班 徐霖

审核:樊佳利

复核:于贤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