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

国旗下的演讲:清明祭英烈,赓续中华魂

(2025-04-08)


演讲人:2024级13班 白晓晰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春风又绿神州,细雨再润山河。站在清明时节的国旗下,我们以千年文明积淀的虔诚,追思先人、缅怀英烈。此刻,飘扬的五星红旗与纷飞的纸鸢共舞,校园的书声与远山的松涛同鸣。

清明,是追思的时节,也是传承的起点。两千多年前,介子推以生命诠释忠义,让寒食清明成为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的精神符号;而今天,当我们手捧白菊、垂首默哀时,心中涌动的不仅是血脉亲情的牵挂,更是对民族脊梁的深情仰望。从鸦片战争的烽火到抗美援朝的冰河,从抗日战场上的冲锋号角到脱贫攻坚中的无悔坚守,一代代英烈以血肉之躯筑起长城,用青春年华照亮前路。他们或许没有留下墓碑,但山河为证,他们的名字早已镌刻在民族精神的丰碑上。

英烈的背影虽已远去,但精神的光芒永驻人间。我们脚下这片安宁的土地、头顶这片自由的天空,正是英烈们以青春和生命换来的礼物。当我们在课堂上读书写字时,不能忘记西南联大的师生在炮火中护佑文明火种;当我们享受万家灯火时,不能忘记林觉民《与妻书》中“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决绝;当我们仰望五星红旗时,不能忘记江姐在狱中绣红旗的信仰之光。清明,不仅是缅怀的泪水,更应是接力的誓言——珍惜当下,不是坐享其成,而是将英雄的遗志化作前行的力量,我们手中的笔是新的钢枪,教室是新的战场,每一次晨读的琅琅书声,都是对先辈承诺的回响。让我们把清明时节的追思,化作日常生活的敬畏——敬畏每一粒米中的汗水,珍惜每寸光阴里的机遇,在科技创新中勇攀高峰,在社会服务中传递温暖,让英烈们守望的这片土地,因我们的奋斗而更加美好。

方志敏烈士在《可爱的中国》中写道:“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而这光明前途,正需要你我以青春之名,接续书写!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微信图片_2025040714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