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成长,追“锋”先行
——青岛一中学子开展雷锋月志愿服务活动
(2025-03-07)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指示精神,擦亮“一家心”志愿服务品牌,引导青少年传承和发扬雷锋精神,在雷锋月到来之际,青岛一中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
Part 1.
高一年级学生走进李村街道北山社区鲍秀兰爱心工作室,倾听鲍秀兰奶奶“志愿服务永远在路上”主题公益宣讲。鲍秀兰奶奶近八旬高龄仍然热心公益事业,是“青岛文明市民”、青岛市“最美社区人”,听完她对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卓越的志愿服务成就后,同学们深受感动,不仅理解了志愿服务能提升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而且表示表示要更加积极地投身于志愿服务事业,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与温暖。
随后,同学们参与了“洁净家园”清理卫生志愿服务活动,用自己实际行动清洁社区的垃圾,铲除居民楼的小广告,拿起扫帚、垃圾袋等工具,认真清理了社区内的垃圾和杂草。让社区变得更加美丽清洁。同学们表示,到无比欣慰和自豪,未来将继续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不懈努力。
Part 2.
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能在关键时刻帮助他人,挽救生命,高二3班同学们走进挪庄社区“青岛爱心救·5分钟社会救援圈”应急救护公益培训中心,开展“学习技能,守护生命”志愿服务活动。
专业救护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心肺复苏、创伤救护及意外伤害处理等关键技能,带领同学们学习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和心肺复苏的技巧,同学们通过模拟演练体验并掌握急救方法,最后,同学们进行了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并全部顺利通过急救培训。让我们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识,提高急救知识与能力。
Part 3.
高二4班同学们来到青岛市市南区残疾人安养中心,为残疾人做饭、卫生清扫等为残障群体送去温暖关怀。青岛市南区残疾人安养中心的残疾人大部分人没有父母家庭,失去关爱,常年住在中心与外界隔绝。同学们带着自己准备好的营养品和礼物一起来到市南区残疾人安养中心,这里有的残疾人年龄四五十岁了,但智力还停留在十几岁,同学们为残疾人做饭洒扫、温暖聊天,同学们表示:“也许他们说话不如我们流利,也许他们行动不如我们协调,但是,他们和我们一样,都应拥有欢乐的笑声,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捧一颗真心,去陪伴他们,让她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与温暖。”
Part 4.
青岛一中高一年级学子开展“守护星空”志愿服务活动,走进“春雨”爱心手工文创店,关爱自闭症儿童。文创店创办人是“青岛市文明市民”、“感动青岛”道德模范崔永兰,她一直以来投身“喜憨儿”群体的就业生活,“喜憨儿”是对心智障碍者的昵称,他们或患有自闭症、脑瘫、孤独症、唐氏综合征等疾病,虽已成年,智力水平却仅相当于七八岁的孩子,是残疾人群体中就业极为困难的群体,目前整体就业率不足5%,“春雨”爱心手工文创店目落地,为这群孩子打开了融入社会的大门。
同学们聆听了春雨助残发起人崔永兰的先进事迹,崔永兰阿姨朴实而真挚的讲述,让大家深受触动。接着,大家在春雨温馨的空间里,和自闭症儿童一起沉浸于制作爱心文创中,春雨文创店里的员工大多是女性心智障碍者,她们通过手工制作布艺蜗牛、向阳花等多种多样的文创产品创收生活,同学们将对自闭症儿童的关爱和对非遗文化的热爱融入每一件作品之中,制作的作品将全部捐赠给文创店营收,同时同学们也纷纷购买文创产品支持经营。
公益让社会弱势群体通过工作获得收入,增强了自信,赢得了尊重,也融入了社会,看到了希望,同学们在志愿服务中学会了担当与成长,一中学子将继续发扬公益精神,发挥“全国首批志愿服务示范学校”的引领作用,用行动和爱心支持弱势群体生活,将温暖与关爱传递岛城。
供稿:李琦
复核:于贤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