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教授进校园,助力梦想零距离——中国人民大学走进一中
(2024-04-28)
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激励学生树立投身科技强国的远大志向。4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物理系教授季威到我校作题为《百年电子器件的物理逻辑--从白炽灯泡到单原子器件》的科普讲座。我校高一高二部分学生参加。高一年级主任吴正超主持。
讲座开始,吴主任向同学们隆重介绍了季教授,并叮嘱同学们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用心感受,提升素养。
季教授通过六个问题简要梳理了电子器件的百年历史,即人类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与爱迪生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第一个晶体管电子器件发明在上世纪40年代?硅是如何在晶体管材料之争中脱颖而出的?摩尔定律到究竟是什么定律?集成电路本质上是被卡的什么脖子?电子器件的未来之路在何方?通过这六个问题,揭示发明家、工程师和科学家关注问题角度的差异,建立量子力学的前沿基础理论与晶体管发明之间的联系,展示基础理论对未来技术的指引能力,呈现物质科学基础研究与电子器件技术发展的高度互动,畅想前沿的原子级制造原理对未来电子器件制造的潜在影响。引导学生树立起为祖国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决心和信心。
讲座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回应,互动热烈,不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讲座最后,季教授耐心听取了孩子们的提问,耐心进行了解答。他鼓励同学们要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学习,争取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走进人大的校园,共同书写人生的辉煌篇章。
科技创新无止境,人生逐梦正当时。学校也将继续弘扬科学家精神,为青少年开展探究性、启发性、创新性学习及科学实践搭建创新平台,拓展学生们的视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的青岛一中能够涌现出更多优秀的学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近年来,青岛一中始终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聚焦课堂教学改革,秉承“基于强基,兼顾奥赛,服务高考”的理念,建设学科校本强基与奥赛课程,实施“强基计划”,做好强基计划和奥赛培训工作,打造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奥赛强基计划课程建设、优秀辅导教练培养三位一体的强基计划人才培养链,助力学子提升综合素养。
撰稿:韩睿
审核:吴正超
专家简介:
季威,中国人民大学物理学系吴玉章讲席教授、青年教师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国家高层次人才奖励计划(教育部)首届(2015)青年学者、2021年入选该计划特聘教授,曾入选国家特支计划(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2014)、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2022),四川省天府学者(2023),曾入选爱思唯尔(2021-今)中国高被引学者和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3)。长期致力于发展和应用独特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紧密围绕未来信息功能材料及器件和原子级制造技术中的表界面问题,开展相关基础科学研究。研究成果入选201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3年《自然》年度图片等。现任《ACS Applied Electronic Materials》副主编、《物理学报》、《Chinese Physics B》、《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2D Materials》、《Frontiers of Physics》等期刊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