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

讲奉献,勇担当,善作为

——青岛一中第二党支部战“疫”在行动

(2022-03-24)

  

  “一模”推迟、线上课堂,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在高考冲刺的关键时期,为让同学们的居家学习学得安心,学得高效,第二党支部的老师们积极响应学校党委号召,勇当抗疫先锋,为学生的线上备考保驾护航。

  推进精细化管理 践行立德树人

  面对突发状况,老班们没有抱怨和懈怠。从一早的晨读到深夜的答疑,只要学生在,会议室里总能看到我们班主任的身影。学生状态的关注与疏导,亲子关系的沟通与协调,疫情信息的统计上报……一个个日常瞬间,只为让学生们拥有更加积极的状态和稳定的情绪。

  樊佳利老师担任学生处副主任,兼任高三班主任工作。作为学校疫情防控组成员,他每天要到校处理校防疫组工作和公寓消毒、人员疫情防控管理等工作,又要兼顾班级的教育教学及疫情管理。他每天6:50前到校进入班级会议室,鼓励和稳定学生的学习状态,全天全程在会议室中了解学情。发现学生状态有问题,及时与学生沟通,并与家长携手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为了达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樊老师坚持在教室直播,把线上教学对课堂的影响降到最低,当学生遇到问题时通过直播和线下微信及时解答。

  青年班主任隋婧老师,每日6:30进入会议室,陪伴早起晨读的学生;每日上课、听课之余实时关注着“云教室”里每个学生的情况。线上学习,有的学生会感到焦虑、不安,她每天利用小时间召开微班会,有时在会议室里与同学们交流见闻心得,一起轻松互动一下,有时加油打气,分享实现高效自律的方法。此外,为学生答疑解惑,倾听他们的烦闷,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和建议,也是她每日必不可少的部分。每当组里老师遇到线上操作问题,她也总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老师解决疑难。每日的工作看似简单却也琐碎,有时一天下来,待到能静下来备课时早已是夜深人静。

  此外,在全员导师制的推动下,非班主任的党员教师们也与负责学生加强沟通,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落实分层教学 发挥集体力量

      年级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围绕“1145”目标,成立虚拟班和提优班。利用课余时间,党员教师们积极承担提优补弱工作,根据学生所需,提供精细化、个性化指导。与此同时,党员教师们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带领所在集备组、教研组加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促进教学实践发展。

  杜春玲老师作为虚拟班的导师,提前便与年级主任商定线上期间虚拟班的运行办法,并做好九科的协调安排。线上教学一开始,虚拟班答疑便在杜老师的统筹安排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此外,作为教研组长及高三化学集备组长,杜老师积极带领教研组及集备组老师开展“一体化”教研活动、集备活动,与组内老师积极研讨“1145”工作的开展,精心设计虚拟班、提优班的教学任务,共同研讨提升线上教学的质量的策略。把学生放在心上,每天不厌其烦的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答疑,陪伴学生用心战“疫”。

  年级主任常云龙,除了日常的教学和常规工作,每日穿梭于各个会议室,落实学生听课情况,确保线上教学的质量。针对“1145”的目标,常主任制定了详细规划,借助班主任、组长督促落实,通过学生问卷、定期收取相关材料确保规划有序实施。此外,他经常与年级青年教师交流,肯定进步、指出问题、提出建议,让青年教师更加斗志昂扬;他关心年级每一位教师,虽然不能见面,但言语间传递给老师们满满的暖意和力量。

  支部就是堡垒,党员就是旗帜。在疫情防控面前,党员教师们讲奉献,勇担当,善作为,在他们的带领下,2019级高三全体教师为了学生的发展,夙兴夜寐,辛勤工作,为抗击疫情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全体高三学生状态平稳,安心复习。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定能攻克时艰,高三学子们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撰稿: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