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

青年学党史,坚定跟党走

——青岛一中青年教师读书班“学党史·知党情”系列廿五

(2022-01-1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青岛一中特别推出“青年学党史,坚定跟党走”音频节目,让我们跟随一中青年老师们一起,走进历史中的那些重要节点,明理、增信、崇德,感受峥嵘岁月,采撷红色感动,涵养青年初心,续写磅礴史诗!

《红旗渠总干渠建成通水》

  王孟妍

  

/upload/videos/2022/1/e2f9d52e7c5a44e0.m4a

  △红旗渠纪念馆

  

  1965年4月5日,河南林县红旗渠总干渠建成通水,彻底改变了林县缺水的历史。林县人民靠自己的双手实现了“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的夙愿。

  纪录片《红旗渠》:红旗渠的干渠工程就要通水了,这是林县人民值得庆贺的欢乐节日。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红旗渠的通水典礼。

   

  △当年修渠的环境极为艰难

  

  1960年2月开始,在太行山的半山绝壁上,饭都吃不饱的林县人民硬是用最普通的工具削山架桥,建成了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特级劳模张买江走上建设工地时只有十三岁,当时,他的父亲张运仁刚刚牺牲在工地的建设现场。

   

  △红旗渠建设特等模范张买江是当年年龄最小的建设者

  

  张买江: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炸药,自己碾。为啥红旗渠这样出名呢?就是老百姓用一锤一钎一双手干出来的。

  红旗渠通水的第二天早晨,张买江的母亲已经在水边坐了一夜,她对所有来挑水的人说,希望能在这里打第一桶水。张买江回忆,他和母亲把红旗渠的第一担水挑回了家,在他们身后,所有人无不泪如雨下。

   

  △修渠一线忙碌的运输队

  

  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那是一个时代的奇迹,也是新中国人民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精神的象征。

  供稿:青岛一中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