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 百年校庆 /
  • 流金岁月

我 生 命 中 的 阳 光

   作者:高中1958届   山  琳

      一中的六年是我一生中的璀璨岁月。在这里我感受到人生的温暖,汲取了赖以生存的力量。一中哺育我长大成人。

  美好时光

      1952年,我幸运地进入青岛一中初中。我紧紧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在老师和同学们的鼓励下,拼命学习,积极工作,很快被任命为少先队大队长,最后以学科平均成绩97.3分毕业。1955年我进入高中,我的成绩多为5分,鲜见4分。那时候,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下,我的生活非常快乐。

  我喜欢体育活动,运动会是我最高兴的时刻。高一时的校运动会上,我参加了4x100接力赛。我们班女生少,又与高年级同学在一个赛组,实力不足。共七个班比赛,体育干事希望我们能挂上个名,最差得拿第五名。我们四个女生摩拳擦掌,决心拿名次。是日,出师不利,第一棒起跑失误,全班同学都捏着一把汗。第二棒急起直追,也是最后了。不幸,第三棒途中摔倒了。我是最后一棒,当我跑到摔倒处拿起接力棒时,已远远落后 。同学们叹气了,完了!名次拿不到了。

  五十年代校足球队

  五十年代校足球队

      我横下一条心,拼命追赶。终于追上了一个,加油声响起来了。我紧盯住前面的同学,但还有相当的距离,心想一定要超越她。距离越来越近,加油声随之增大。可离终点也不远了,一会儿我们并肩了。啦啦声似越来越强,但我什么也听不见了,只顾追!我们并肩持续了一会。后来同学告诉我,这是最精彩的时刻。全场的人都在注视着我们俩,不仅我们班,几乎全场的人都在高喊:加油!加油!……就要到终点了,我超越了她。

      顿时,欢声雷动,虽然我们仅得了第5名,刚到得奖名次。但我班同学沸腾了,同学们跑过来簇拥着我,两位女同学搀扶着我溜腿,几乎要把我抬起来。我走向座位,呼喊声、暴风雨般的掌声迎接我,我好像是什么英雄。其实,我只是为集体尽上了我的一份力量,同学们就这么关爱我。就在这一次次的活动中发展了我们的友情。我们朝夕相处,在日常的学习中互相切磋,在生活上彼此帮助,凝结了珍贵的同学情谊。运动会的总裁判坐在高架凳上一直盯着我最后冲刺。会后他通知我进入校田径队,并指定我参加了青岛市运动会的跳远项目,我获得了市跳远第五名。

  记得也是在高一,市里组织游行,游行在闹市区时要演出活报剧。在行至中山路与湖北路交叉口时,我班杜书瀛同学和我表演了一个小歌剧,名字已记不清了。剧情简单但引人入胜,路人围拢来引颈仰视,很快好似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露天剧场,对我们的表演很有兴趣,给我们很大的鼓励。后来,徐秀琪同学介绍我参加了一中剧团,这时我才知道这是一个经常排练大戏、话剧、歌剧,常常拉到青岛市公演的小有名气的剧团,团里的人能歌善舞,都是我的老师,我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

  复件 学校剧团在演出

  学校剧团在演出

   

  1704696168456

  青岛一中庆祝第三个教师节文艺演出

  患难真情

  1957年我得了支气管扩张,天天跑山大医院,总是耽误吃早饭。我同饭桌的李孝生同学给我打好饭,盖好,放在饭桌上。又站在门厅等我回来,天天如此。那时,每周早餐吃一次鱼,他把他那一份也留给我吃。后来我大咯血了,教导主任、也是我们的班主任——张君一老师把我送进医院。老师和同学们轮流在医院护理,历时两周多,直至完全康复,挽救了我的生命。出院后,李泽友同学怕我再咯血,特意赶回老家买了生花生米。告诉我花生衣有止血功效,让我带皮吃。我幸运地生活在老师同学的呵护中。当时父母兄姐都不在身边,青岛只我孤身一人,老师同学如同父母兄妹。

      然而,1958年高中毕业高考政审时,由于我父亲曾任国民党青岛市参议员的背景,我所有的梦想、憧憬都化为了泡影。老师建议我报考最不敏感的农业大学,结果仍然没被录取。这时候同学们已经纷纷离校,准备念大学了。宿舍已人去屋空。总务处也通知限期搬走,准备接待下一届同学。我无处可去!在这时候张君一主任冒着风险允许我继续留住学校,使我暂时有了栖身之地。宿舍里空荡荡的,我的同窗好友徐秀琪怕我孤单,陪伴我住在学校宿舍,度过了这日夜煎熬的日子。

      不能上学了,也没有工作。此刻,还是张主任煞费苦心,请一中校友帮忙,最后终于找到了修筑小白干路(现重庆路)的临时工作。在那个时侯有这么一份工作真是喜出望外。我尽心竭力,埋头苦干,被评为红旗手和先进工作者。但是,1959年11月下旬,小白干路工程竣工了。我并没有分配新的工作,股长让我到山东省园林训练班报到,住在湛山寺庙,铺上草睡在地上。拖至年底, 最终还是被解雇了。

  每每回忆起这些艰难的日子,令我无法忘怀的是这些老师,朋友们的真情。那是我寒冬夜里的篝火、阴霾下的一缕阳光,呵护着我生命的希望。

  扫描A10034

  共青团员合影留念

   

  玉汝于成

      在保定工作的艰苦日子里,我的闺蜜,也是一中校友——毕秀云邀我暑假青岛相聚。在她的家里巧遇一中校友李培武,他的真情点燃起我对未来的希望,两年后我们组建了家庭。婚后我们分居十年,最困难时5口家分离4处,度过了难以想象的坎坷岁月。在我转正两年以后,调到了山东工学院(现山东大学)附属小学。

  我走进了山东的高等学府,在秀丽的校园里徜徉时,心潮澎湃。我已经由修马路的临时工,小学代课教师,成为正式的小学教师,最终成为副教导主任,高级教师。我自豪的感到我是青岛一中的学生,一中给我智慧,给我力量。一中的校友情缘还使我有了美满的婚姻。

   

   

      年近四十岁的我,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位置,朝气蓬勃、精神焕发。很快我教的班级成为学校的先进班级。我先后进行了校级、区级及市级公开教学。后来选拔我到上海、杭州学习“三算”教学,回校后,我主持三算教改班,引发了“三算”热。历下区商店的算盘供不应求,出现了“洛阳纸贵”的现象。

      我一辈子做小学教师,视教育为天职,这是我唯一能够对社会做出贡献的领域。我视学生像自己的子女,为学生的进步与成绩感到自豪。当家长们纷争把孩子安排到我的班时,我就把自己的女儿转到别的班。

      我觉得每个孩子都应有受教育的权力。我所能尽到的社会职责,就是对那些天真无邪生来平等的孩子们进行培养教育。我把青春年华,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小学教育事业,我一直和天真的孩子们生活在一起,直到退休。

      假如我的生活如同在沙漠中行走,一中就是沙漠中的绿洲;假如我的生命如同生长在岩石上的一棵野草,一中已使岩石化为土壤。感恩一中,我生命中的阳光。

  1958年高初中毕业集体照

   作者:山琳,生于1938年12月,祖籍山东黄县,高中1958届。山东工学院(现山东大学)附属小学高级教师,济南市优秀小学教师。2005年侨居美国。

  附:

  作者照  青岛一中高中(1957.4) 

     

   

   

参考照片  作者夫妇1998年回校探望与张君一老师合影  

  

  

   





【发布时间: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