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 信息公开 /
  • 校园安全

青岛一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青岛一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为科学、规范、高效、有序地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切实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社会稳定,结合近期疫情防控形势和我校工作实际,根据《省教育厅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转发省委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运行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全面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第九版)>的通知》的通知》(鲁教疫控组字〔2022〕64号),参照《中小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特制定。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完善统一领导和指挥体系,压实“四方责任”,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学校安全有序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依法依规防控。始终坚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四早”“四集中”和“四个一律”要求,抓紧抓实抓细疫情常态化防控,严格依法实施防控措施。压实责任,统一领导指挥。压实部门主管责任,压实各班级主体责任,压实家庭个人自我防护责任,建立各部门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家校协同、运行高效的指挥体系,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的管控,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坚持局部疫情应急处置和适时动态调整相结合,精准防控,该严则严,区分不同场景,精准划定防控单元,动态调整疫情防控措施,维护正常学习生活秩序。

  在青岛市教育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做好全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果断处置。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联防联控,形成有效的协同应对处置机制。加强信息收集和研判,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把疫情风险防控在最小范围。

  三、组织领导

  在青岛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做好全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为确保工作及时、到位,成立青岛一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严贤付 青岛一中校长

  刘丽 青岛一中党委书记

  副组长:崔桂利 青岛一中副校长

  鞠振国 青岛一中副校长

  郭文雯 青岛一中工会主席

  任军涛 青岛一中校助

  贺宁 青岛一中校助

  组员:张婉婷 青岛一中办公室主任

  山水 青岛一中办公室副主任

   舒渝 青岛一中办公室副主任

  孙佳玢 青岛一中学生处主任

  樊佳利 青岛一中学生处副主任

  于贤辉 青岛一中教务处主任

  吴正超 青岛一中2020级年纪副主任

  王峰 青岛一中2021级年级主任

  常云龙 青岛一中2022级年级主任

  孙忠林 青岛一中总务处主任

  宫德强 青岛一中总务处副主任

  李琦 青岛一中团委书记

  尹丽 青岛一中卫生室负责人

  张鑫 青岛一中心理教师

  周恺悦 青岛一中心理教师

  工作职责:为明确各人工作分工,将领导小组编组为以下职能小组,明确责任,落实工作。

  综合材料组:任军涛、张婉婷

  负责日常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各项材料的收集和汇总。如发生校内本土疫情,在学校接到电话通知(或学校电话报告属地教育部门)后50分钟内按规定向属地、行业主管部门书面报告。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事件来源,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处置情况、拟采取的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随时更新学校防控相关情况并及时汇报,适时召开师生员工视频会。通报情况,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健康教育,提醒做好个人防护,少聚集,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

  后勤保障组:

  (1)物资保障组:崔桂利、宫德强

  负责学校防疫物资(口罩、消毒水、消毒器械、医用手套、防护服、医用垃圾袋、红外热成像仪等)的安全管理、使用登记与捐赠登记等,负责采购与补充学校必要的防疫物资,切实保障物资使用。

  同时负责餐饮、保洁与保安等后勤工作人员的防疫培训和体温日检。参照《学校卫生清洁消毒手册》,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对室外环境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对人员相对固定的办公和宿舍室内区域,包括桌面、地面、过道、门把手、电梯等,应每天使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或擦拭消毒至少1次,消毒后保证开门开窗通风30分钟。

  严格落实垃圾收运消杀,日产日清。做到垃圾回收车及垃圾外运车每次进站、出站时进行消杀,对校内垃圾站、垃圾箱及废弃口罩容器每天消杀2次。在校园内合理设置废弃口罩专用垃圾桶,每天专人清理,清理前用消毒液喷洒或浇洒垃圾至完全湿润,然后封口处理。做好卫生保健室和独立隔离场所产生的垃圾的集中、消毒和清运工作,未清运的垃圾要置于有盖的桶内,每天用含氯消毒液喷洒垃圾桶内外表面。

  (2)食品保障组:郭文雯、宫德强

  负责保障就餐点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供水设施正常使用,引导师生员工餐前洗手并成为习惯。

  按照《学校食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操作规程》,做好食堂基础保障、日常人员管理、食品安全管理、消毒保洁、宣传教育等工作。食堂门口设佩戴标识的安全员值勤,如发现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的,立即启动突发疫情应急处置。

  采取分时段供餐、错峰就餐、分散就餐的方式,就餐距离保持在1米以上,避免扎堆就餐、面对面就餐,减少人员交谈,减少人员聚集用餐。就餐前应洗手,排队应保持距离。就餐时应使用食堂高温消毒后的餐具用品。

  舆论监控组:鞠振国、山水

  引导广大师生正确应对疫情,及时转发国家、省市关于疫情的权威信息,引导广大师生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不传谣、不信谣。及时发布学校应对疫情相关信息。根据疫情发展情况,从多方面指导广大师生正确认识疫情情况,宣传应对疫情的有效方法。

  做好会议组织、会议纪要、信息发布、教育宣传等。做好疫情防控所需的防治药品、消杀药品、防护器材等物资保障。如出现校内本土疫情,负责拟定家长告知通稿,并送教育部门和疾控部门审核。同时公布公开电话,解答家长咨询,有效做好舆情引导。

  师生管理及数据统计组:鞠振国、张婉婷、孙佳玢、孙忠林、宫德强、舒渝、樊佳利

  落实师生体温的“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按照上级要求,将学校疫情摸排情况及时上报市教育局,每天9:00前向青岛一中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报告有关情况,每天在各年级、各处室的协助下准确掌握全校师生在校数据。

  师生员工在校内除上课、运动、就餐外均应佩戴口罩,保持一定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教师要做好消毒指导工作,引导学生对人流量较大的教室、自习室、图书馆、实验实训室、校园公共卫生间等区域,包括桌面、地面、水龙头、门把手、电梯、公用垃圾桶等,应每天至少清洁和消毒2次,及时清倒废弃杂物。对办公室、食堂、图书馆、活动室、宿舍等室内场所,应每天开窗通风2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流通,通风时注意保暖。

  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与防疫教育工作,引导学生不进行聚集性活动并佩戴好口罩。如校内出现密切接触者等本土疫情,提供全体师生员工名册,确定在校人员和请假人员,协助疾控部门摸排分析与密接者相关的师生员工(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及共同居住者的流调信息,由疾控部门划定次密接者(同时段暴露于通风不良或密闭空间的人群),即同班、同教室、同一密闭环境(校车)、同寝室等人员。对当日未到校人员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摸排。配合疾控等部门做好师生人员静止工作,协助开展密接、次密接等人员转运工作,配合开展全体师生核酸检测工作。做好被隔离师生在隔离期间的生活管理工作

  教学保障组:贺宁、于贤辉、常云龙、王峰、吴正超

  负责做好线上教学准备,提前做好线上教学预案,做好线上授课设备、学习资料等准备,做到随时可以启动线上教学。如发生校内本土疫情,负责指导教师对照通稿逐一与家长联系,告知相关情况,为集中隔离学生准备必要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做好隔离期间学生的生活学习饮食起居等服务。对集中隔离的学生,从第二天开始组织线上教学。按照校内正常课程表开展线上教学,课间操、眼保健操、音体美课程等正常开展,确保隔离期间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作息规律。召开线上家长会,通报线上教学等各项工作安排,及时通报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确保有序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活动。

  心理辅导组:张鑫、周恺悦

  面向全校师生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服务。点对点加强对毕业年级、学业困难、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特殊群体师生,以及出现各种心理应激反应师生的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引导师生进行自我调适,舒缓焦虑情绪。在师生被要求隔离时,针对师生实际开展线上心理健康教育和个性化心理疏导。公布心理咨询公开电话,解答家长心理咨询,疏导家长焦虑情绪。

  家校沟通组:鞠振国、樊佳利、李琦

  协助拟定家长告知通稿。指导教师通过酒店内部电话(或视频方式)对学生进行沟通和教育引导。公布公开电话,解答家长咨询,密切家校联系,做好隔离学生及家长心理疏导。每天总结工作进展情况,将家长反映问题及时报告有关工作组。

  督导组:全体校级干部

  督导监察组对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下设机构、各处室、各年级、各教研组疫情防控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督察;督察时间为开学前每周不低于3次,开学当天全天督察,开学后每周不低于5次。如出现校内本土疫情,应全天督查。每次督察填写督察记录,由参加督察的全体人员签名后,督察办公室统一备案存档;督察中发现未落实或落实疫情防控职责不力的问题,督察组要随即指出,并反馈至督察办公室,督察办公室将反馈的问题线索整理汇总后,提交学校办公会研究处理。

  四、开学后日常防控工作

  一、开学准备

  (一)组织要求。

  1.提前筹划,做好开学准备。科学制定开学工作方案,提前掌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开学前连续7天的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其他异常情况,周密安排师生员工有序返校。确保疫情防控措施部署到位、应急预案到位、责任明确到位、人员组织到位、设施完善到位、物资储备到位、制度落实到位、风险排查到位、检查督促到位。

  2.责任到人,确保工作落实。学校党组织书记和校长是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和常规工作有序推进、落实落细。

  3.机制有效,保障防控效果。按照疫情形势和防控规定,制定并动态优化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落实预防新冠肺炎疫情等传染病防控的各项措施,并在开学前对学校干部和教职员工进行方案和预案专题培训。

  4.完善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开学前与联防联控各部门做好对接,根据疫情形势进一步完善学校应急预案,健全防范和处理机制,做到“点对点”“人对人”。针对性地开展疫情防控多场景、实操性应急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迅速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启动应急处置机制,各环节快速响应和应急措施到位,及时有效应对突发情况。突发疫情应急处置。落实校领导班子成员和专班人员24小时“双值班”制度。完善应急处置预案,规范应急处置流程,定期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坚持集中管理、统一调拨、灾时救急、节约高效原则,配齐配足应急储备物资。建立线上教学响应机制,实现线上线下各类教学活动随时切换、无缝衔接。

  5.明确要求,确保顺利开学。全体学生开学前7天内不得离开居住地(设区市);尚在省外的教职员工和中小学生须开学前7天返回学校驻地,并提前向学校报备,做好开学前7天健康监测。师生员工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绿码入校,并做好7天健康监测管理,期间原则上不举行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师生如有以下情况应暂缓返校:

  一是本人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为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疑似病例,被疾控部门判定为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或实行居家隔离或居家健康监测的,不得返校,经属地卫生健康部门解除健康管理限制后方可返校,返校后继续做好健康监测。

  二是开学时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师生,暂缓返校,待治愈且经学校同意后方可返校。

  三是开学前7天内有中高风险区或发生本土疫情县(市、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暂不返校。离开中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已满7天的;或全县(市、区)域内所有中高风险区解除后,全县(市、区)域实行常态化防控措施的;或发生本土疫情但未划中高风险区的县(市、区)连续7天无本土新增病例的,可向学校申请返校。

  境内的外籍师生,要参照境内中国籍师生返校要求安排开学。境外的外籍师生申请返校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6.加强宣传,做好健康教育。及时发布或转发国内外疫情形势和最新防控要求,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引导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坚持科学佩戴口罩,养成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等良好卫生习惯,不到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出省,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师生员工及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应主动向社区和学校报备,积极配合落实健康管理规定。

  (二)保障要求。

  7.合理筹划,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学校根据师生员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做好口罩、消毒用品、洗手液、一次性乳胶手套、非接触式测温设备等常用防疫物资储备,储备数量为不少于一个月使用量,安排专人管理,确保存放安全,合理使用与清洁。做好消毒剂使用培训与记录,注意物品的有效期。在校门口就近设置临时留观点,为入校时出现疑似症状的人员提供临时处置场所。

  8.应接尽接,做好疫苗接种。新冠病毒检测“应检尽检”“愿检尽检”。坚持人、物、环境同查,按“应检尽检”核酸检测方案要求对重点行业从业人员、环境和物品等开展定期核酸检测或抽样检测。对纳入“应检尽检”范围内的重点人员,学校要落实主体责任,组织进行采样,切实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坚持知情、同意、自愿原则,鼓励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对于符合条件的目标人群进行1剂次同源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不可同时接受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9.整治环境,保障学习生活安全。开学前对校园室内外环境实施全面的环境卫生整治,做好垃圾清理,提前做好教室、实验室、食堂、宿舍、体育运动场所、图书馆、卫生室、卫生间等重点场所彻底清洁和通风换气,对校园内使用的空调通风系统和公共区域物体表面进行清洁和预防性消毒。开学前对学校食堂及学校饮水设备设施定期进行检查、清洁消毒,饮水设备设施应取得行业检测、监测合格资质、确保饮用水安全。及时更换已经损坏或陈旧的设备,检查学校食堂食品原材料的安全性,开学前对食堂员工进行全面健康检查,持证上岗。加强冷链食品包装、邮件包裹预防性消毒,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

  10.配备人员,确保防疫工作落实到位。学校根据有关规定按学生人员足额配备校医或保健医师,并定期对校医或保健教师进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考核,确保开学后学校防疫工作正常开展。

  二、开学后

  (一)重点环节管控。

  1.入校排查登记。落实网格化管理要求,动态精准掌握师生员工及其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开学前连续7天的健康状况、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等。

  2.加强校园出入管理。全面把控所有进出校园通道,实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做到专人负责、区域划分合理、人员登记排查记录齐全。师生员工进校门需佩戴口罩,核验身份并检测体温。外来人员非必要不入校,确需入校的要查验身份、实名登记,扫描场所码,严格“测温+行程卡+健康绿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长期不到校师生员工,入校时应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入校时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当由专人带至临时等候区,测量体温,及时联系学生家长,按规定流程处置。

  (二)入校后管控。

  1.疫情监测预警。加强学校师生员工健康管理,严格落实体温和异常症状“一日三检两报告”,对因病缺课师生进行追踪调查,对学校内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师生员工,一律由学校按照“四个一律”严格执行。

  2.防疫重点环节管理。强化学校人员出入校管理,师生员工非必要不离开学校驻地市(设区市),确须离开的需报备审批,确保师生员工行程轨迹情况明、台账清。加强考试疫情防控,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确保安全平稳。

  3.落实主体责任。按照各项制度中的传染病防控制度和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压实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4.做好健康管理。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核酸检测的“探头”作用,师生员工在校期间(含假期)每周开展2次核酸检测,保安、保洁和食堂、超市、物业等高暴露岗位从业人员,每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入校人员需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5.巡检重点区域。学校每日开展门卫室、教室、实验室、办公室、食堂、宿舍、体育运动场所、图书馆、卫生室、卫生间等重点区域、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巡查,排查潜在风险,加强整改。做好学校室内外环境监测、卫生清洁和消毒消杀工作,定期通风换气,增加对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频次。校园垃圾“日产日清”,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

  6.加强活动管理。组织活动要根据疫情形势、国家和属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作出安排,合理管控人员密度。学校采取封闭管理,加强各类聚集性活动的审批管理,非必要不组织大型聚集性活动,限制堂食,加强教室和宿舍的通风,合理设置快递收发点。增加宿舍、公共卫生间等小型密闭公共空间的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频次。每日对公共卫生间至少进行两次全面清洁消毒。当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应在当地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对学校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和清洗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7.保持手卫生。学校在体育运动场所、食堂、宿舍、卫生间等场所要配备足够的洗手设施并确保运行正常,配备洗手液或免洗消毒液。引导师生员工注意个人卫生,做好手卫生,采用正确方法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用肘部遮挡。

  8.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对食材尤其是冷链食品的采购、存储、加工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和疫情防控管理,食品等原料从正规渠道采购,保证来源可追溯。开餐前半小时完成就餐区域的消毒和通风换气。规范就餐流程,尽量集中分餐、送餐到班,或错时、错峰食堂就餐。做好食堂地面、桌椅和餐(饮)具、炊具的清洁消毒和餐余垃圾无害化处理。校外供餐单位送餐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健康码和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学校。

  9.加强寄宿管理。正常教学期间原则上不得出校。如必须出校,须严格履行请假程序,规划出行路线和出行方式,并告知学生家长。加强宿舍出入管理,凭证出入并进行体温检测,严禁外来人员入内。加强宿舍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保持卫生间清洁,做好垃圾分类。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测量体温并注意观察有无疑似症状,当出现疑似症状时,及时报告班主任。

  10.加强健康教育。学校应当将新冠肺炎和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控知识与技能等纳入健康教育内容,学习《公民防疫基本行为准则》,定期对学校党政干部和师生员工开展培训指导,通过多种途径将相关信息推送给师生员工和学生家长。密切关注师生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及时提供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

  11.加强聚集性活动疫情防控管理

  1.会议活动管理。会议、培训等活动遵循“谁举办、谁负责”、“一会一案”和“属地管理”原则,尽量以线上方式举行,确需线下举办的,要严格履行审批报备程序,制定防控方案,落实防控措施,控制人数。要加强重大活动疫情防控的组织领导,落实专人负责疫情防控,全面部署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针对人、物、环境各个方面和活动举办前、举办时、举办后各个环节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及时稳妥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考试活动管理。遵循“谁举办、谁负责”、“一考一案”的原则,严格落实考试组织单位和考点所在地的主体责任。考试主管部门负责对考试疫情防控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进行审核把关,组织开展模拟应急演练。考试组织单位和各考点要在当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健全考试期间疫情防控的会商、监测、预警、处置等机制。各地应采取有力措施,妥善安排好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中高风险区人员等涉疫考生的考试服务与保障工作,做好考生健康信息异常等异常状况应对处置,升学考试要确保应考尽考,其他考试尽可能为考生参加考试提供方便。

  3.聚集性活动管理。合理控制人流密度,尽量减少在密闭场所举办聚集性活动。举办体育赛事和群众性体育活动,要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好防疫物资储备,加强健康培训,推进符合条件工作人员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每日防控重点工作

  一、核酸检测安排

  核酸检测执行以下要求:

  1.校园内食堂、保安、保洁、物业从业人员、图书管理员、校车司机等高暴露人群,继续实行每日1检。

  2.大中小幼普通教职员工1周2检,原则上安排在每周一、四。

  二、关于对重点症状中呕吐的处置要求

  对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要严格执行“四个一律”要求。返校须持本人入校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医院病历、复课证明。

  五、重大应急点及应对方案

  1.班级出现发热情况

  1、师生一日三次需测量体温并如实填写《青岛一中疫情防控学生晨、午、晚检记录表》

  2、如发现有学生体温超过37.3度,应由第一发现人带往隔离室,并通知校医做好隔离室接待准备。途中班主任沿专用通道指引发热学生,并与其间隔至少一米,并做好疏散周边过密人员的工作。

  3、学生进入隔离室,第一发现人与校医完成信息交接工作,立即告知班主任并联系家长。第一发现人返回教室后带领学生前往备用教室上课,原教室由总务处进行消毒。

  4、出现发热学生后,班级负责学生立即开窗通风,并用安全稀释过的消毒液对发热学生的桌椅物品进行擦拭。待第一发现人返回教室后跟随至备用教室上课。

  5、班主任密切追踪关注学生情况,如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马上将情况报告给校医,校医立即上报给校传染病领导小组组长鞠振国副校长,在疾控机构指导下做好终末消毒。

  6、学生复学后保留好其病历材料。

  2.隔离室处置流程

  1、接到第一发现人发现发热学生电话后,校医第一时间做好个人防护与隔离室准备,按要求24小时隔离室待命。

  2、接到发热学生后,第一时间指引学生到隔离室就坐并告知学生不得离开隔离室。

  3、校医复测学生体温三次,若体温超过37.3度,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需要安抚学生情绪,保持学生情绪稳定。填写《青岛一中疫情防控隔离人员处理记录表》并确认班主任通知家长前去指定医院等待。

  4、学校联系专车把发热学生送至指定医院就诊,家长陪同进行核酸检测,学生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之前不能离开发热门诊。发热学生核酸检测结果出来后第一时间告知校医和班主任,若为阴性,则发热学生班级方可由隔离教室返回本班。

  5、学生离开后,校医须填写信息登记,并完成隔离室和隔离教室消毒。

  6、班主任密切追踪关注学生情况,如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马上将情况报告给校医,校医立即上报给校传染病领导小组组长鞠振国副校长,启动新冠肺炎应急预案处置并在疾控机构指导下做好终末消毒。

  7、学生复学后保留好其病历材料。

  3.公寓出现发热情况

  1、宿管老师和住宿生需一日三次测量体温并如实填写《青岛一中疫情防控学生晨、午、晚检记录表》

  2、如发现有学生体温超过37.3度,立即报给宿管老师,宿管老师立即告知班主任、学生处,并通知校医做好隔离室接待准备。宿管老师前往宿舍带体温异常同学到“临时留观点”,途中宿管老师沿专业通道指引发热学生,并与其间隔至少一米,并做好疏散周边过密人员的工作。

  3、学生进入“临时留观点”,宿管老师与校医完成信息交接工作,并立即告知班主任并联系家长。

  4、出现发热学生后,宿舍立即开窗通风,并用安全稀释过的消毒液对发热学生的物品进行擦拭,十分钟后用清水擦拭防止腐蚀物品。

  5、班主任密切追踪关注学生情况,如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马上将情况报告给校医,校医立即上报给校传染病领导小组组长鞠振国副校长,启动新冠肺炎应急预案处置并在在疾控机构指导下做好终末消毒。

  7、学生复学后保留好其病历材料。

  4.应急事件学校处置流程:

  1、负责测量体温的老师(如测量体温的老师即为校医则跳至2)发现有学生体温超过37.3读后,应第一时间确保发热学生佩戴口罩,并告知校医。

  2、校医每天早晨应做好自身防护,参与师生入校体温测量工作。

  (1)把发热学生及其个人物品带到临时留观点进行观察,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确认超过37.3℃,并做好相关记录。

  (2)通知班主任联系家长,家长前往指定医院等候,学校联系专车把发热学生送至定点医院就诊。

  (3)向学生详细了解密切接触人员情况、上学在校活动路线,并电话向分管领导学生处孙佳玢主任汇报详细情况,同时及时告知班主任,上报因病缺勤系统。

  (4)学生就诊后,组织人员对临时留观点进行全面消毒。

  (5)追踪关注学生情况,如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马上将情况报告校传染病领导小组组长鞠振国副校长,启动新冠肺炎应急预案处置并在疾控机构指导下做好终末消毒。

  (6)学生复学后保留好其病历材料。

  3、班主任:

  (1)接校医确认发烧信息后,立即通知家长到指定医院发热门诊接学生。

  (2)做好随堂观察,若其他学生出现发热等情况,第一时间联系校医进行处理。

  (3)继续做好发热学生的追踪、随访,确认学生诊断。

  4、分管领导(鞠振国副校长):

  (1)接到校医报告后,叮嘱其密切关注发热学生密切接触者情况,并叮嘱班主任密切关注同班无症状学生的情况。

  (2)如发热学生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立刻报告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并将相关信息报告社区相关人员。

  5、学校主要负责人(严贤付校长):

  (1)接到分管领导汇报后,应立即上报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和市南区教体局,具体汇报医院诊断、密切接触者情况及学校应对工作,并启动应急预案。

  (2)将密切接触师生安置在临时隔离处。

  (3)安排总务处孙忠林主任,做好学校安保工作。

  5.校内出现本土疫情密切接触者应急处置流程

  1.属地教育和疾控部门通知学校某某学生为阳性病例密接者。

  2.如密接者本人在校外(校内)已被转运至集中隔离点隔离,核酸已采样,结果待出(预计4-6小时后)。

  如学生在校内,则由校医做好防护后带领学生第一时间到学校隔离室隔离等待,落实后续相关措施。(负责人:尹丽)

  3.对学校实施封闭管理。全体人员静止不流动,保持安全距离,佩戴口罩,教室等重点场所加强通风。(负责人:师生管理及数据统计组)

  4.学校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联合专班。(负责人:鞠振国)

  5.在市教育局、学校所在区市、区市教体局领导下,在疾控部门专业指导下,迅速做好疫情处置各项工作。(负责人:鞠振国)

  6.学校再次明确综合材料、数据统计、学生管理、教学保障、后勤保障、心理辅导、家校沟通等专班(工作组)分工,迅速按分工工作。(负责人:督导组)

  7.学校接到电话通知(或学校电话报告属地教育部门)后50分钟内按规定向属地、行业主管部门书面报告。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事件来源,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处置情况、拟采取的措施以及下一步工作。(负责人:综合材料组)

  8.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学校对密接者经过的所有区域和场所,进行全面消毒。(负责人:后勤保障组、尹丽)

  9.学校提供全体师生员工名册,确定在校人员和请假人员,协助疾控部门摸排分析与密接者相关的师生员工(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及共同居住者的流调信息,由疾控部门划定次密接者(同时段暴露于通风不良或密闭空间的人群),即同班、同教室、同一密闭环境(校车)、同寝室等人员。对当日未到校人员通过电话等方式进行摸排。(负责人:师生管理及数据统计组、各年级)

  10.疾控部门对次密接人员进行重点管控,带到隔离教室隔离,进行核酸采样,同时采集学校环境样本点位(由疾控部门确定是否做环境采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报告。(联络人:尹丽)

  11.根据疾控部门要求,次密接师生需做集中隔离,协助做好转运安排。(负责人:师生管理及数据统计组、后勤保障组)

  12.对其余学生、教职员工(含食堂、保安、保洁人员)进行居校隔离,保持安全距离,由疾控部门研判确定需核酸检测人员,有序组织进行核酸采样。(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核酸检测,疾控和学校双记录,核对准确,防止漏检)。(负责人:师生管理及数据统计组、各年级)

  13.学校拟定家长告知通稿,教育部门和疾控部门审核。(负责人:综合材料组)

  14.做好线上教学准备,随时启动,关注师生员工的心理,进行个性化疏导。(负责人:教学保障组、心理辅导组)

  15.学校根据最新情况持续做好摸排、流调,相关情况随时更新汇报。(负责人:师生管理及数据统计组、综合材料组)

  16.学校在教育部门指导下,对集中隔离学生“一生一案”做好线上学习、生活保障、心理疏导、文体活动、家校沟通等工作。

  ①妥善安排生活起居。教师对照通稿逐一与家长联系,告知相关情况,为集中隔离学生准备必要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做好隔离期间学生的生活学习饮食起居等服务。(学校需有线上教学预案,线上授课设备、学习资料等,要科学有保障)。(负责人:教学保障组)

  ②学生管理。学生分组,教师包组,责任到人,及时了解每天学生情况,确保学生作息规律。(负责人:师生管理及数据统计组、教学保障组)

  ③心理疏导。针对学生实际,开展线上心理健康教育和个性化心理疏导。(负责人:心理保障组)

  ④家校沟通。教师通过酒店内部电话(或视频方式)对学生进行沟通和教育引导;学校召开线上家长会,通报线上教学等各项工作安排,及时通报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负责人:教学保障组、家校沟通组)

  17.对集中隔离的学生,从第二天开始组织线上教学。按照校内正常课程表开展线上教学,课间操、眼保健操、音体美课程等正常开展,确保隔离期间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作息规律。(负责人:教学保障组)

  18.校内适时召开师生员工视频会。通报情况,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健康教育,提醒做好个人防护,少聚集,避免到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负责人:综合材料组)

  19.接到密切接触者、学校环境样本、次密接人员和在校师生员工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后,按照疾控部门指示,在校师生有序组织离校,恢复正常教育教学。(负责人:师生管理及数据统计组、各年级)

  (如为阳性,根据疾控部门指示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20.师生离校后做好校园各场所彻底消毒。(负责人:后勤保障组、尹丽、谢洁)

  21.学校公布公开电话,解答家长咨询,有效做好舆情引导。(负责人:舆论监控组、家校沟通组)

  22.密切家校联系,做好隔离学生及家长心理疏导,每天总结、调度工作进展情况。(负责人:督导组、家校沟通组)

  

  

  山东省青岛第一中学

  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