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一中课堂教学观察量化标准青岛一中课堂教学观察量化标准
一、教学目标(15分)
1.目标明确(5分)
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教学目标正确、可操作性强。
2.教学设计(10分)
围绕教学目标进行针对性设计,科学设置思政德育渗透内容并明确教育措施,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问题。
二、教学内容(45分)
1.科学正确(10分)
教学内容严谨,不出现任何科学性错误。
2.逻辑清晰(15分)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规律,过程主线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
3.教学规范(20分)
普通话准确、流畅,语言规范、精练、动听,逻辑性强,有感染力。应变和调控能力强。板书精心设计,布局科学合理,书写工整流畅。能科学的用媒体代替。教师仪表端庄,教态自然,优雅亲切,体态语言吸引学生。
三、教学效果(40分)
1.形式新颖(10分)
构思新颖,教学方法富有创意,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形式灵活:讲授类、解题类、答疑类、实验类、活动类、其他类,充分运行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
2.趣味性强(10分)
教学过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启发引导性强,注重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目标达成(20分)
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学生参与度高,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