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赤子心,红色永留传
——青岛一中“红色大讲堂”党史网上课堂之学生讲“红色家书”
一个人的家书,承载着写信人的真情实感,一群人的家书,则承载着一个时代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不需要太过华丽的词藻,充满深情的词句更能表达出革命先烈们那一颗颗热忱的赤子之心;不需要声势浩大的缅怀仪式,口口相传的故事便能传承那一份红色经典……
忆往昔,有前人如谭嗣同,洒脱放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于是秉持血性,不畏流血牺牲。更多的后继者发扬了这样为国为民、不拘小节、不怕流血的精神,同样真正做到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也许家书字数有限、笔墨有限,但也足以显示这样的意志,可以看出革命烈士们在那样的时刻,心中为理想所发的感言,心中真诚的喊话。无产阶级革命家吉鸿昌,就义前写下给妻子胡红霞的遗书,寥寥几行,却字字泣血,让人不禁潸然泪下。他在开头这样写道:“红霞吾妻鉴: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于伤悲,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之后在信中殷切嘱托妻子,要教养子女,让小儿“成有用之才”。这般慨然赴死的英雄气概,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气和悲壮,只是因为心中明了是“为时代而牺牲”,时代的不幸,需要这个时代中的人来拯救,而每个时代的国人,都应当挑起自己的责任。如毛泽东所言,为人民而死,是死得其所!
什么是大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澄澈的爱,只为中国”……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时空变幻,时代的接力棒已传递到我们手中,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以青春之名,摒弃陋习,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以小我就大我,以己之点滴之力,汇成磅礴之力。
撰稿:2019级5班 李欧钰
【发布时间:2021-05-27】